汉阴检察:“三强化”助推司法救助办案质效稳步提升

发布时间:2024-11-25 11:03:24

来源:群众新闻网

近年来,汉阴县人民检察院以司法救助工作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积极探索、扎实推进,为生活困难的群众送去检察温暖。2023年以来,共受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72件,发放救助资金28万余元。其中救助农村地区建档立卡脱贫户42人,发放救助金12万余元。

强化线索摸排,拓宽案源渠道。该院做好内部联动挖线索,建立各业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刑事案件承办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一旦发现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当事人,第一时间将线索移送至控告申诉部门。控申部门在收到案件线索的三个工作日内,立即开展进一步的调查核实工作,对确实符合救助条件的,依法启动司法救助程序,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真正为群众纾难解困,实现“应救尽救”“应救即救”。加强与公安、法院、司法局、妇联以及乡镇街道等基层组织的沟通联系,强化外部协作拓来源,建立司法救助线索共享移送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等方式,强化信息共享、工作联动、效果互促,探索多元化救助工作新模式。

强化审查核实,确保救助精准。根据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受理七类标准和申请流程,拓宽申请渠道,设立线上线下双渠道,将12309检察服务中心平台搭载嵌入“321”民情在线微信公众号,打造“掌上检察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线上详细说明所需材料及填写规范;线下在控申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接收申请材料,对前来咨询的群众耐心解答,给予清晰指引,针对未成年人或者高龄老人等不清楚办理流程特殊群体,安排人员协助其办理救助材料,今年6月,针对一条盗刷高龄老人社保卡的求助信息,及时回访调查,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检察官用最短的时间逐一上门向这17名行动不便的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实现“检察速度”和“检察温度”的有机统一。同时对于受理的每一起司法救助案件,该院均安排专人深入申请人所在社区、村镇及家庭进行走访调查,核实家庭经济情况、案件对其生活造成的影响等真实情况,确保救助对象精准、救助金额合理。

强化效果导向,完善配套机制。针对业务部门移送过来的线索进行筛查,立即启动快受理、快审查、快报批、快发放“绿色通道”,缩短救助金发放时限。深入践行“司法救助不能一救了之”工作理念,通过定期走访、电话回访等形式持续关注救助申请人生活状态,针对未成年救助申请人,主动与教育部门进行对接和联系,专门为受害未成年人救助对象开展心理疏导、教育帮扶,努力践行“一次救助,长期关怀”的司法救助理念。(通讯员 李佳)


责任编辑:吴凯哲

更多资讯,下载群众新闻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2-2025 by www.sxdai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