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淳化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作者:房换芳

发布时间:2024-09-18 16:50:41

来源:群众新闻网

规划,擘画富裕活力幸福美丽淳化新蓝图。

承诺,打造淳化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生态。

2021年,淳化县高规格开展“淳化腾飞之我见”建言献策,发出了实施“十大兴教工程”,推动新时代淳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

三年来,淳化县坚持办学条件与内涵发展齐头并进,实施教师外引和内培双向驱动,从城区到乡镇,从学前到高中,条件改善、队伍强化、管理规范、质量提升、内涵深化,各学段年年有进步。淳化教育发展兼具速度、温度与高度,向全县人民交出了一份诚意满满的答卷。

公心耿耿应民愿  优质教育展新颜

最优的资源给教育、最好的土地给教育、最大的投入给教育。淳化以补短板、促公平为核心,以“一年见美,三年变优,五年显特”为目标,不断加速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教育优质均衡步伐。

三年来,淳化全县累计投入3.8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和校舍,城区布局持续优化,农村学校改造提升加速推进——

实验小学等新建改扩建学校相继落成启用。总投资2.9亿元的职教中心完成投资1.9亿元、投资5亿元淳化中学项目稳步推进。投资4330万元的城关小学、淳化中学餐厅文体综合楼、石桥中心小学综合楼、卜家初级中学宿舍楼相继投入使用。投资3200万元完成了全县35所中小学校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建设。投入1141万元完成了淳化中学、城关小学、大店新区幼儿园设备配套和职教中心实训室建设。

供暖改造全覆盖,护眼灯班班俱备,教室改造高标准完成。教育资助深入人心,“淳风化雨助学圆梦”品牌享誉全省。县财政每年列资760万元,建立“五统一、一公开”的营养餐管理模式,惠及万名学生,淳化营养餐管理模式作为咸阳经验在全省推广。

匠心谆谆铸师魂  桐花万里丹山路

教师是教育之根本,兴教之源泉。淳化以“弘扬教育家精神,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活动为引领,名师、名校长、名校共促发展,实现教师与学校裂变式成长。

依托“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项目,淳化县三年共有293名“种子教师”与174名省市名师结对,500余名“影子教师”抱团成长。坚持“四重”用人导向,引领教育干部担当。提拔校长和中层38人,末位淘汰2人,交流轮岗28人。组织67名校长赴省外考察、交流学习88人次,对接知名学校跟岗锻炼56人次。

扩大“名校+”规模与实效,淳化与30多所省内外知名学校组建校联体,成立14个内涵发展共同体。对上“学名校”,从县外走向市外,从市外走向省外;对下“帮薄弱”,从课堂走向课外,从教师走向教研,从联片走向联盟。创建规范化学校37所、示范化学校19所、精细化学校5所,实现发展共谋、人才共用、科研共融。其中冶峪中学被推荐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表彰对象。

慧心熠熠展远景  硕果累累缀枝巅

聚焦“双减”,淳化县重构教育生态,实施“一校一品”,落实“三项常规”,深化“五项管理”,多彩课后服务等受到全市教育同仁点赞。

淳化全县学校围绕“一生一策略成长,一师一风格发展,一校一品牌突破”的发展思路,坚持五育融合。枣坪小学被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北关小学被命名为咸阳市第五批市级“红领巾法学院”。坚持“基础提优、初中攻坚、高中突破”的教学质量提升思路,本科上线率连年提升,2024年淳化中学7人被985、211、院校录取,达成“两提升一突破”高考目标。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增至500多人,职教高考年年有本科。中考“两提升一巩固”获市教育局肯定。小学教育聚焦“行为规范+兴趣爱好”,优化课堂,探索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学前教育聚焦“认知兴趣+生活习惯”,发力园本课程和教师基本功提升,做好“幼小衔接”,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

责任编辑:黄香梅

更多资讯,下载群众新闻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2-2025 by www.sxdai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