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新闻网讯(记者 黄佳乐 实习生 袁婕)6月10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情况。近年来,陕西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下大气力优化体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完善信用平台,推进信用监管改革,提升政务诚信水平,不断推动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绩。
信用法制建设再获突破 政务诚信水平显著提升
继2012年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信用立法《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条例》之后,陕西省又一部综合性立法《陕西省社会信用条例》于2021年11月26日经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并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制定出台《陕西省“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在公务员录用、调任人选和事业单位统一招聘、自主招聘人选中开展社会信用记录查询。深入开展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和“征信修复”乱象整治,常态化开展政务诚信监测评价,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陕西省10个设区市和107个县(市、区)进行政务诚信评价。
信用监管改革深入推进 信用平台网站扩能提质
制定出台《陕西省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方案》,卫生健康、交通运输、消防安全、家政婚姻、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已出台或正在制定相关信用管理制度。安康市在城市管理、邮政 快递、政府采购等领域建立了事中事后分级分类监管机制,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陕西)已实现与46家省级单位业务系统和12个市(区)信用平台的自动化对接,荣获2021年全国省级“特色平台网站”称号。加强自然人基础信息、社保信息、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信息等信用信息归集,各类信息数量突破6亿条。
信用应用场景不断创新 信用示范创建成效明显
大力推广“信易贷”模式,完成陕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秦信融”平台)升级改造,平台入驻金融机构56家,缓解了部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融资服务、农产品质量、调解催收等方面的9个应用场景在全国第三届新华信用杯典型案例评选中获奖。 延安市成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延安市宝塔区、榆林市榆阳区、西安市高新区、铜川市宜君县成为全省首批信用建设示范县(示范园区),各市(区)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排名逐年提升。
下一步,陕西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数字化水平,加快推动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更多资讯,下载群众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