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 行业速递

佛坪县税务局:查民情问民生解民困

——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冲刺纪实

作者:胡志强 贾思思

发布时间:2021-11-09 15:29:40

来源:陕西网

地处佛坪县大河坝镇西南部的水田坪村,距县城40公里,镇政府8.6公里,村域面积17.5平方公里,是全县最大的行政村和唯一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全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314户866人,耕地面积1463亩,林地面积20426亩,经济林1550亩。往年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村民只能靠天吃饭,发展较为落后。自佛坪县税务局帮扶以来,在县委、政府领导和指导下,科学规划建设项目,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带领全村村民脱贫致富,走上了一条通向富裕的乡村振兴大道。

“我们要像赛道上的运动员一样来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做到全神贯注起跑,全力以赴冲刺,全心全意只盯终点。”这是佛坪县税务局局长朱文波经常挂在嘴边用来鼓励全局税干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一句话。今年以来,佛坪县税务局进一步汇集力量,凝聚共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

暖心工程 改善生活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同时也是实现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必要前提。水田坪村是高山村,地势偏远,一条宽不足3米的黄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村民日常生活存在许多不便,拥有一条连接里外的通道就变得极为重要。如何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一直是佛坪县税务局党委和包扶干部们牵挂的大事。佛坪县税务局积极联系交通等部门,主动争取各部门的资金和政策的帮助,累计协调外部资金254万元,完成了2条共计4.06公里的产业路硬化。了解到水田坪村道狭小,晚上漆黑一片,村民夜晚出行极不安全,佛坪县税务局又协同村委加快完成亮化工程,通过各方筹措资金用于亮化工程,完成了全村亮化。短短时间里,水田坪村的黄泥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并完成了村级道路改造,还装上了一盏盏路灯,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也给全村村民点亮了一盏心里的“灯”……不仅村民们出行变得“干净”、 便捷,村里的各项产业发展也因此踏上了外销“快车道”。如今,最新协调资金到位的通组路建设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预计年内即可完成,届时将极大地便利村民的出行。除此之外,佛坪县税务局还对村内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下足了力气,协调资金248万元修建了长度约2.5公里的浆砌河堤防护工程、2处自来水供水点配套设施,消除了产业园和农田被侵蚀和冲毁的隐患,补齐了村里饮水工程短板。

产业帮扶 脱贫致富

“大家小心点脚下,千万不要踩着小香菇了,长起来还可以收几茬……”在水田坪香菇大棚里,村民们正不停地采摘、搬运、入库,一派繁忙的景象。

乡村要振兴,产业作支撑。自佛坪县税务局帮扶以来,一直把产业发展作为带动村民发家致富的造血途径。在县税务局的帮助下,水田坪村组建了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持续发展食用菌产业,发展袋料香菇20万袋。同时,利用水田坪优越的自然环境,多方引进打造水田坪村民宿项目,经过上一年度的建设,智慧康养样板项目建设正在进行,预计将成为水田坪村群众增收的有效渠道。与此同时,为解决农户和企业对涉税事项办理的疑问,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佛坪县税务局把纳税课堂开到田野乡间,讲解好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乡村振兴的税收优惠政策,面对面辅导,手把手教学,为乡村产业发展做好后勤保障。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业农村现代化正在加快推进,一幅幅崭新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90后税干刘通在县局青年干部交流分享会上向我们动情的描述着。他是佛坪县税务局选派到水田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自2017年8月进入税务系统工作后,他就一直投身于脱贫攻坚战的第一线。刘书记亲身见证了两个历史阶段的跨越,这也让他从一个初入单位的新人,成长为具有丰富经验和坚强意志的扶贫专家。在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背景下,刘书记再一次主动担负起“第一书记”这一重要职责,承载起佛坪县税务局对帮扶村寄予的高度希望。“在乡村振兴赛道上,老百姓就是裁判,可是不容糊弄的哟。”佛坪县税务局局长朱文波亲切而又语重心长对他说道。

在乡村振兴元年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佛坪县税务局全体税干将继续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勇气,继续落实和完善各项帮扶举措和机制,带领着水田坪村,铆足劲头,冲刺出更快地乡村振兴新速度。(供稿:佛坪县局;文/ 胡志强 贾思思)


责任编辑:孟雄薇

更多资讯,下载群众新闻

陕西新闻

编辑推荐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2-2025 by www.sxdai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